您好,欢迎访问兰州脑康中医院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400-8016609

甘肃省退役军人关爱定点医院
甘肃省扶贫基金会脑病援助基金定点医院
甘肃省慈善总会脑病医疗救助基金定点医院
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医院
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精神康复项目定点医院

  • 网站首页
  • |
  • 医院概况
  • |
  • 医院动态
  • |
  • 医院医师
  • |
  • 党建文化
  • |
  • 疾病科普
  • |
  • 疾病自测
  • |
  • 兰州脑瘫康复医院 小儿脑瘫的5款食疗偏方【兰州脑康中医院】

    2022-02-11 14:46 进入脑科疾病答疑区

    医院公告
    我院为兰州市医保定点单位,如以下阐述文章有不明之处,建议花几分钟时间点击网络咨询服务,一对一为您网络解答咨询!
      小儿脑瘫是指新生儿期或者围生期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导致的孩子运动落后,肌张力改变以及姿势的异常。发病原因大部分还是缺氧性脑病导致的,就是各种原因的缺氧、窒息,感染,以及代谢性的缺陷、低血糖等原因,导致新生儿期的一个应激状态,之后导致脑功能障碍。小儿脑瘫在早期,一般在生后两三个月就能够识别出来。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时候,一定要定期到小儿神经科随诊。小脑瘫早期治疗,才能改善预后。那么小儿脑瘫有没有什么好的食疗偏方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儿脑瘫的食疗偏方有哪些?
     
      兰州脑瘫康复医院 小儿脑瘫的5款食疗偏方【兰州脑康中医院】1、枸杞粥。枸杞20g,小米100g,新鲜的猪瘦肉碎末30g。将上述食材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后用文火熬成粥。待粥煮熟后,加入适量调料即可服用。此粥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可满足机体答谢需求,经常服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兰州脑瘫康复医院 小儿脑瘫的5款食疗偏方【兰州脑康中医院】2、黑芝麻粥。黑芝麻30g,粳米100g。一起放入砂锅中,用文火慢慢熬成粥。服用时,可加适量蜂蜜。黑芝麻内富含亚麻酸和亚油酸,被人体吸收后可促进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助于提高记忆力;蜂蜜可润肠通便。

    【专家在线,在线咨询】
     

      兰州脑瘫康复医院 小儿脑瘫的5款食疗偏方【兰州脑康中医院】3、羊肉粥。羊肉味甘性温,助元阳益精血,治肾虚骨弱、肌肉无力,适宜冬季进补。新鲜羊肉50g、白萝卜100g、粳米30g。将羊肉用沸水烫去腥味,与去皮萝卜同炖,待肉熟取出萝卜入粳米同煮成粥食用。
     
       兰州脑瘫康复医院 小儿脑瘫的5款食疗偏方【兰州脑康中医院】4、狗肉粥。狗肉具有温补脾肾、祛寒助阳之功,《食疗本草》载:“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狗肉100g、肉苁蓉10g、生姜30g、粳米100g。将狗肉洗净切碎入油锅同生姜爆炒出香味装入煲肉;将肉苁蓉加水1000g另行煎煮40分钟(文火),去药渣,将药汁放入狗肉煲内,再加入粳米,如药汁量少可以适量加水同煮成粥即可。
     
      兰州脑瘫康复医院 小儿脑瘫的5款食疗偏方【兰州脑康中医院】5、核桃粥。核桃30g,粳米200g,大枣10颗(去核)。先将核桃研成小块状或碎末,然后与其他种食材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后用文火熬成粥,每日服用2次。核桃内含有丰富的磷脂、维生素、锌、锰等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达到健脑、增强记忆力作用;大枣内富含环磷酸腺苷,参与人体代谢。经常服用此粥,可增强抵抗力,还可促进康复。
     
      好的食疗对于疾病治疗是非常有益的,上述5种食疗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这些食疗方案值得各位家长关注与收藏。 

    如果您有上述精神心理问题,请点击在线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 在线咨询 《《《《《《


    400-801-6609
    免费电话倾诉,兰州脑康医生在线

    上一篇:上一篇:天水治疗脑瘫医院电话。治小儿脑瘫的常见办法有几种?【兰州脑康中医院!】
    下一篇:下一篇:兰州儿童康复中心 强直型脑瘫是什么?【兰州脑康中医院】
  • 温馨提示:了解更多关于我院的信息,您可以拨打健康热线 400-801-6609 或请点击【在线客服】,我们提供实时医讯、疾病咨询、专家预约等服务。看病找专家,预约找客服,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大的荣幸!
     
  • 就诊指南
     医生团队  |  DOCTOR TEAM
     来院路线
    医院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2726号
    (天水路高速路口东侧、 新港城天庆集团旁)
    咨询/预约热线:400-801-6609 接诊时间:24小时无节假日

    医疗执业许可登记号:MA72MBYH762010217A2202
    医疗广告证明文号:(甘)医广【2025】第3-1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