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兰州脑康中医院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400-8016609

甘肃省退役军人关爱定点医院
甘肃省扶贫基金会脑病援助基金定点医院
甘肃省慈善总会脑病医疗救助基金定点医院
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医院
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精神康复项目定点医院

  • 网站首页
  • |
  • 医院概况
  • |
  • 医院动态
  • |
  • 医院医师
  • |
  • 党建文化
  • |
  • 疾病科普
  • |
  • 疾病自测
  • |
  • 抑郁背后的杀手-双相情感障碍

    2020-12-27 17:25 进入脑科疾病答疑区

    医院公告
    我院为兰州市医保定点单位,如以下阐述文章有不明之处,建议花几分钟时间点击网络咨询服务,一对一为您网络解答咨询!
    很多人都了解抑郁,陷入抑郁的人往往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失去了信心,陷入了绝望,甚至想到了轻生,这种痛苦到极点、绝望到麻木的感觉,除了本人也许很少有人能够体会。
     
    随着大家对抑郁症的了解越来越多,更多的抑郁症患者也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抑郁,能够去看医生,愿意接受药物,能够想到寻求心理治疗。但有时候我们发现,有些患有抑郁的人运气似乎没有那么好,抑郁的幽灵始终伴随,并且不论是住院治疗,还是门诊服药,效果都不是很好。这时候我们就要警惕是否自己患了双相情感障碍。

    兰州脑康中医院专家说道: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病是另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科疾病,它又叫做躁郁症。顾名思义,得了这种病的人,时而躁狂,时而抑郁,躁狂的时候,可能会心情异常兴奋,觉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有很多的计划要实施,自己能力很强,也会觉得别人的效率和速度都很慢,觉得自己很喜欢和别人交往,喜欢帮助别人做很多事情,有时候会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很容易发脾气,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较冲动的事情!并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睡眠也会减少,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时间(3-4个小时甚至更少)。如果与上面的情况越符合,就说明越有可能处在躁狂状态,但往往很多人只是自我感觉很好,经历很旺盛,头脑灵活效率高,人际活动主动积极,这样的情况自己感觉很舒适,别人感觉也很有感染力,但也可能是处在轻躁狂的状态;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周围会有这样的人,或者自己就经历过这种状态,有的人说,如果人一直处于轻躁狂状态那也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往往我们的身体不会这样的理想化,就像过山车,有高峰就会有低谷,往往在很高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随后跌入谷底――进入抑郁的深渊;所以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就是,情绪状态不稳,容易波动。
    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往往在躁狂发到很严重的时候,身边的爱人、亲人、朋友无法忍受的时候才会寻求专业的帮助,或者等到发抑郁的时候,自己才会到意识到生病了;
    有人问双相情感障碍对于我们会有什么危害?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比较严重,因为这种病往往起病比较早,很多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发病了,很多人是以躁狂的形式第一次发病,很多是以抑郁的形式第一次发病。那么这种病如果治疗的不积极,就会反复发作,而且每当抑郁的时候自杀的风险也会很高;但由于比较多的人是以比较隐匿的轻躁狂加抑郁的方式发病,所以很容易被当做抑郁症治疗,但是治疗抑郁的药物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双相情感障碍,因此会出现反复发病、反复就医、反复住院的情况。
    也有人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聪明的病”,因为比较多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患有此病,因为在轻躁狂状态的时候,人往往会有极大的精力、想法和创造力、执行力,而这些都是职业成功的要素,所以在我们社会的精英职业人群当中会有相当比例的人患有这种疾病。
    兰州脑康中医院专家提醒:对于这种疾病,我们需要增加认识,急早的发现隐藏在抑郁背后的杀手,就会避免反复发病、不断陷入抑郁的恶性循环。

    如果您有上述精神心理问题,请点击在线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 在线咨询 《《《《《《


    400-801-6609
    免费电话倾诉,兰州脑康医生在线

    上一篇:上一篇:关于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下一篇:过度自省会导致抑郁吗?
  • 温馨提示:了解更多关于我院的信息,您可以拨打健康热线 400-801-6609 或请点击【在线客服】,我们提供实时医讯、疾病咨询、专家预约等服务。看病找专家,预约找客服,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大的荣幸!
     
  • 就诊指南
     医生团队  |  DOCTOR TEAM
     来院路线
    医院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2726号
    (天水路高速路口东侧、 新港城天庆集团旁)
    咨询/预约热线:400-801-6609 接诊时间:24小时无节假日

    医疗执业许可登记号:MA72MBYH762010217A2202
    医疗广告证明文号:(甘)医广【2025】第3-11-35号